东山《咸丰县志》谓造像之前,名曰东山,造大佛像后,人呼大像山包括虎溪桥和虎溪岩、大佛、大象精舍、古黄家花园、诗圣堂、扶云阁与南岩状元洞、白塔七个景点。
虎溪桥:相传唐以前未凿大佛像时,树木茂密,人烟稀少,常有虎豹出入其间,据传古木横柯交蔽,白天都显得阴暗,树木的枝柯交叉,手可以把着树干吊到河边去,这林中时有虎豹在溪涧饮水,卧在溪边,原来乱石丛中长的有竹有树,没有桥,现修了一道桥,直通“虎溪”二大字。
“虎溪”这两个大字,各高五米,楷书,写字的人,他的题款是“……上柱国赐金鱼袋统制河中的母恩书”,字在竹后石壁上,清风徐来,竹干摇曳,好像字的笔画在动,颇有逸趣。
大佛:一座大佛石边,有唐宋造像五尊,唐宋元清时代题款24处,宋代陀罗尼经幢一处,摩岩造像最大的一尊是弥勒座像,俗称大佛,高9.88米,佛头有螺髻,袒胸,左手平置膝上,右手上屈,作施与愿印状,两足踏莲花着,大佛花纹线条清晰,全部为凸纹,面容端庄而慈祥,头部后面有火焰纹背光,身后有高 10.20厘米的小佛四千余尊均坐莲台排列整齐,镌工甚精。
大佛寺的名称变化,自从唐代凿像以后,即名大像寺,至宋太宗雍熙二年(985年)新建千部法华经芷时,敕名永安院,至宋徵宗宁二年(1103年)六月,因阆吸到倚郭永安院与陵江相犯,合行徊避,敕宜改称福吕为额。至同宋高宗绍兴年间(1131年)建造的三重檐福昌院覆盖,能避大像风雨,元代仍名福昌院。明嘉靖《保宁府志》仍称大像寺,清嘉庆十八年(1813年)《重建大佛寺摩岩记》谓郡东江山腰,有寺名大佛,其名沿袭至今。
大佛建造年代,大佛右侧约50余米处石龛内,有唐宪宗元和四年(809年)五月二十日刘某撰刻的《东山大像精舍何居士记》文中说:“何居士字寿松,今已八十一岁……家在今之所居对江之北岸(即今城北小学地段)南瞰石壁,隐约如有仙状,遂舍百年之业,即居于此,乃手凿石岩,逐成大佛,至今竹柏森罗灵竹瑜树,耸干捎云,日无所照,询诸嶙伍,皆谓何叟不事农耕,手植所致。尔来仅二十余载,不求闻达于乡间,虽业善释宗,竟毕所愿而已……按作记时间为唐宪宗元和四年,像已凿成,树木花草又种植了二十多年,才到八十一岁,可推知他凿像四十岁左右,即唐代宗大历初年,成像在六十岁左右,即唐德宗元初间凿像花了二十多年功夫。
大像精舍:就是当年凿大像的何居士居住的地方,像成过后,也就长时住此。精佶,意即佛氏信教念佛所在,他是居士,只是信佛念经,而又不是受艾疤的和尚,它的精舍现存建炎年间的题记,可以指识其地,一九九O年又在其原地上重修,仍名东山大像精舍,这里有飞爆,有怪石,四周树木幽深,绝尘俗气,间闻嘤嘤鸟鸣,精舍不复读经,只任人游览。
古黄家亭子:杜甫有《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》诗二首,注谓“黄家亭子黄详所在”。据第一诗首联“山豁何时断?江水不肯流”句,问这山是什么时候断成这样一个缺口,江面是这样平静无波,像死水一样,这两句描写的正是塔山湾到大货寺这段峡谷口的山水状况。第二首诗首联“有径金沙软,无人碧草芳”,描绘由古城过江走沙坝里的路是软软的,山中小路少人行,却长满了绿茸茸的芳草。这两句话,准确地写明了去黄家亭子的方向和从城里去应走的路径。杜甫和王使君(王使君是当时阆州剌史)当是受黄员外的邀请在这段江面划船,在江岩山畔黄家亭子呤宴的,现在把黄家亭子纳入东山园林建在稍高一点的谷口岩角上,更能使游客怀古览胜,赏心悦目。
由仙梯入云到扶云阁,原来的扶云阁是明代建的一座四层高楼,位于现棉纺厂位置。民国年间毁,原为阆中风景之一。现由《诗圣党》再上百余级至山顶岩罅间建扶云阁,遥望西来阆水由南而东而北,把古城阆州盘在沙州上,每当夕阳西下,烟雾迷城,奇超横生。
这里有《诗圣堂》飞檐五楹建于古黄家亭子较高罅间,其中书刻杜甫于广德元年冬及广德二年春,两次游阆中所写59题,他一生所写政治诗,以阆州写的最多,全部刻出,以供游客涵咏。